01
一位同学说: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会逃避、想放弃,觉得自己抗挫能力很差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有的人觉得,提高抗挫能力的方法就是去训练自己面对困难,甚至很多父母会故意让孩子去经受挫折,希望以此来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。
但是这未必是件好事。
我们要理解抗挫能力,就可以拿体能来做类比:如果人的体能很差,那么他应该怎样去解决呢?很多人觉得体能差的原因就是缺乏锻炼,因此只要加强锻炼体能就会自然地好起来。
使用这种方式来理解体能差,有时候是会伤害到他们的。
因为体能差可能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的,缺乏锻炼并非唯一的原因。比如说:还有营养不良、生病、先天因素、过度熬夜等原因,这些都可能导致人的体能比较差。
你可以去想象一下,一个营养不良导致体能差的人如果再继续加强锻炼,会有一个怎样的后果。
同样,抗挫能力差,也是由诸多可能的因素导致的。比如说先天气质、身体素质、环境等、过度幻想等原因。
02
仅仅从是否锻炼的角度上来说,导致体能很差也有两种可能性:
第一种可能是:从不锻炼。这是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的。
第二种可能是:锻炼过度。
锻炼过度也会让人体能变差。比如说有些父母、工人、农民、白领、学生等在长期过度的劳动中,透支了自己的身体,产生了一些器质性病变,他们的体能就会变差。
那么抗挫能力也是同样的。只是从锻不锻炼的角度来说,也有两种可能:
第一种可能是:从不锻炼。
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:他什么都不用干,什么都不用面对,只要一张嘴,吃的就来了;一伸手,衣服就穿上了。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,根本就没经历过什么挫折,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。少年得志,15岁时清北交复都可以随便选。这样的孩子太顺利了,就经不起挫折。但是这种被父母和命运宠坏了的人,其实是挺少见的。
第二种可能是:训练过度。
孩子从小就承受了过多的挫折,承受了他的年纪根本就承受不起的挫折。身为父母,如果给予孩子的关注过少,甚至派给孩子很多任务,强硬地告诉孩子,要像一个大人一样去承担责任。
这时候,孩子就活成了爸爸妈妈的一个工具,经历着过多挫折,而感受到的温暖过少。
请记住,除了我们给予的“挫折训练”,孩子还要去面对自己的很多成长困难,学习、社交、成长的迷茫......这时候,孩子就经历了过多的挫折,他会本能地对挫折形成一种很大的恐惧。
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。小孩子在经历挫折时,有一种天然的恐惧,会渴望依赖父母。但是没办法,如果父母不可被依赖,就算他再怎么害怕,也必须要硬着头皮上。
那么这个时候,挫折就在他们心中成为了一件特别恐惧的事情。小时候经历的挫折太痛苦了,长大后人就不愿意再次经历一点挫折了。这时候看起来就是抗挫能力差。
03
你可以对照上文,问问自己,孩子的抗挫能力很差是哪种原因造成的?是因为一直有人保护着他,让他没机会面对困难,还是从来没有人保护过他,让他不得不自己去面对困难?
两种原因,有两种不同的针对性方案:
如果从小孩子就没经历过什么挫折,那你就得去多训练。多经历挫折,自然就能长大。
如果孩子从小就经历很多挫折,就要让孩子学会心疼自己,不要再强迫自己。
比如说,告诉孩子,逃避和放弃并不可耻。他从小到大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,让他很累,很害怕,那就不要让自己再次暴露在这么多挫折的环境下了。
这时候,孩子需要的是养伤,需要的是降低生活难度,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面对困难,需要的是让自己不要再去挑战过难的任务,恢复一下自己的自信。
当孩子去处理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,而不是强迫自己处理一些艰难的任务时,孩子的信心就会回来,能力也会增强了。抗挫能力,是一个循序渐进,而非一蹴而就的事。
当然放弃和逃避并不是唯一的方法。再比如说,孩子可以学习求助。告诉孩子:“如果挫折很大,不能自己面对,可以去求助能帮助你的人”。
只要孩子不再去强迫自己硬着头皮面对,只要他不再告诉自己一定要自己扛,而是学会求助,孩子可以找到很多保护自己的方式。
04
有的人会无意识的、习惯性的把自己暴露于无法应对的困难中,然后强迫自己面对和坚持。
但是你知道吗?如果一个人长期体验到背后没有人支撑,自己又不得不独自面对能力之外的困难,他就必然会体验到孤独和无助。
而这种感觉,正好是内心深处一直都存有的感觉,是从小到大都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觉,潜意识就会以此来完成对父母的认同。孩子此时的无助和绝望,正是父母当年通过“挫折训练”让他体验到的感觉。
现在,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,他可以选择拥有一个轻松的人生。他拥有放弃克服困难的权利,放弃是在保护他自己,在无法面对的困难面前,他是自由的,他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。
孩子可以对爸爸妈妈说:“我尝试了,但我做不到,爸爸妈妈可以帮帮我吗?”
困难也许不会消失,但让此刻的自己感受好一点,难道就不重要吗?
一个人抗挫折能力强,并不意味着他是万能的,关键在于他有安全感。他懂得努力,也知道尝试后的放弃并无不可;他知道,无论何时都有人爱自己;他明白,接纳自己,才能从容面对眼前的困境。
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
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